服务热线
400-6089-731湖南移商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016-09-23阅读量:
内容营销在全媒体时代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优质内容匮乏的环境里,用户对任何喂养式、麻醉式的软广或是硬广都已经失去了兴趣,转而倾向于为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付费买单。
根据内容营销协会给的官方定义:内容营销是品牌主通过所有媒体平台和渠道生产出的高质量内容,并将其推送给用户,其中应包含了关系管理、用户价值以及可衡量标准的一系列行为。
而若是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内容营销的定义,即:内容营销不同于其他用户引导策略,是给予用户而非向用户索取。
既然内容营销如此重要,那么企业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把内容营销做好呢?以下小编为各位总结了20个内容营销的技巧套路。
1.让品牌人格化成功抓住用户
让品牌有态度,有脾气,有个性,有气场,甚至像人一样建立自己的圈子,像人一样的来说故事,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撩拨用户,与用户互动,这就是所谓的品牌人格化。
2.通过普通人的故事让用户更有共鸣
绝大部分用户都是在过普通人的日子,真实、自然有感情的普通人的故事,更能打动我们。
3.洞察社会情感在用户心目当中播下一粒走心的种子
大众点评在去年所做的一个移动端营销案例很成功,主讲人与人之间的“相聚”。这个案例通过一个很感性的文案,以及非常高质量的视觉展示,给了我们带来了非常舒服、走心的体验。
4.打造内容性产品形成自营销
到底什么叫内容性产品呢?首先,它赋予了目标用户一种身份的标签;其次,它能让归属感跟共鸣提早发生在品牌选购的阶段,并且,它强化了产品跟用户之间的故事。
锤子发布的坚果手机号称是只有18%的文艺青年们会喜欢。在上市之前,锤子团队对一些文艺青年做了些调研,找出文艺青年群体喜欢的颜色。甚至他们在产品的外壳上面做足了文章,通过了对手机外壳的一些描述,彰显了文艺青年最向往、最想对外界表达的特质,他们操作的非常有社群感。通过一部手机来打造内容性的产品,让文艺青年聚拢在一起,不断地给自己的标签强化,形成自营销。
5.用可视化的数据诠释热点事件,引发用户思考
可视化的图形一方面有助于品牌主归纳总结消费观点或是消费者的洞察,比如春运的迁徙图,雾霾话题的影响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用户去理解和关心更为复杂的一些话题,从而激发用户分享的欲望。
以上五点都属于让内容和用户产生关系的范畴。
6.结合用户的好奇心与体验成长阶段进行内容营销
滴滴的这个探讨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吸血加班楼的案例,大家都很好奇、很八卦,到底哪一些大楼的吸血程度最高?这个话题实际上非常鲜活有趣,它也结合了用户的好奇心跟体验来做更有趣的内容营销。
7.通过高质量的内容引发用户不间断的互动
凯迪拉克大概从2010年开始就围绕着66号公路进行传播与营销,一方面讲述66号公路所代表的美国精神,比如说自由奔放、勇敢、冒险。另外一方面它则通过试驾,或者是类似公路电影的故事,来加深用户的印象,并且凝聚车主的这种向心力。
不断地通过经典故事,去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一个小故事,一些用户的故事,这样能够让用户得以记住,并且愿意创作跟分享。
8.傍蹭与勾搭热点话题,争取“参与感”
这个是最容易理解的,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借势营销。品牌通过傍大腿,蹭热点,能够创造出有趣的内容,调动用户的胃口。
9.撕逼,拼存在感
比如说每一年的电商节日,都会有很多品牌来打撕逼的擂台。这可以说是一种蹭热点、傍大腿的举动,除了打击竞争对手外,实际上也在争取存在感。
10.娱乐性科普内容可以带来更大规模的传播
比如说飞碟说一分钟看视频,这个系列会把很晦涩的议题在一分钟时间内讲得很清楚。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娱乐性的内容并不完全都是负面的,或者是无价值的,它也可以有很好的正面效应。这种方式让科普跟娱乐结合,都能够引发更大的传播,甚至能转化成更具商业价值的一些部分。
11.设计半个性化的模板,邀请用户再创内容流
它是需要用户参与的,因为用户的参与它能够再创造出内容流。
图示为足迹、脸萌等半个性化模板,我们发现现在的90后在微信群里面,基本上很少用文字来沟通,更多的都是用表情包来沟通,他们可以用很多的表情来表达他们的意思。小崽子剧场的表情就给他们提供了表达自我的机会。比如说我之前在学校的学生群里面讲说,大家今天要交作业了,可能立马就有个同学发出一个放肆的表情,还能不能好好做朋友之类的一些内容。
一方面他们通过这些表情图片,比较轻松的表达他们自己的情绪,二方面他也觉得这是非常有趣的一种跟老师沟通的方式。像现在年轻人之间的沟通,他们越来越仰赖这种图像化的贴纸。
用户的参与能够再创造出内容流。通过设计模板让用户跳进去,用户会在你之前的内容里面再去创造新的部分。
12.抓住时代文化标签,来形成重度区隔
越来越多品牌在进行内容营销的时候,会主动去迎合年轻人的口味。比如说鬼畜文化、腹黑、二次元文化等等。这些年轻人文化和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擦出了火花之后,不但成为年轻人的娱乐跟社交方式,甚至有时候会融入到主流文化,融入到我们日常使用的这种语言当中。
13.探讨价值观,抓住内容营销当中的新红利
青少年文化的崛起,也代表了我们的文化底线和价值观,带有贴合青年文化和价值观的娱乐内容,反而让品牌在内容营销中找到一个新的商机,这一点的收获远远胜过于我们经常看到的所谓视频节目的贴片广告,或者是内容植入。
14.尝试富媒体,结合准媒体,强化自媒体IP概念
比如杜蕾斯从早期的微博、微信推广,到近期利用了内容直播平台哔哩哔哩,当用户最终创造的弹幕和视频结合的时候,就让杜蕾斯摇身一变,成为一个非常大的IP。
15.善用传统营销接触点,让用户参与内容创建
有一些接触点我们非常的熟悉,传统上并没有被很好的发挥作用,但是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对他们的改造,来做好内容营销。比如说过去谁会想得到一个瓶子的瓶身跟瓶盖有那么大的价值呢,但是可口可乐已经告诉你,从过去的内容瓶到后来的歌词瓶,只要内容创新机制设计完善,它都能产生巨大的传播价值。
16.让成熟的运营机制变成内容营销的一种新尝试
品牌既把产品的信息传播给用户,也把商品的功能给传播出去,又利用一个非常成熟的竞拍机制,不断地跟用户做沟通。
在这个过程当中,品牌既把产品的信息传播给用户,也把商品的功能给传播出去,又利用一个非常成熟的竞拍机制,来不断的跟不同的用户做沟通。
17.把内容设计为购买链条当中的一个体验环节
及早认识到内容营销重要的公司早就把内容营销作为用户购买流程当中一个重要的体验环节来增强用户的体验服务。
用户通过公司的内容营销,能够再次的感受到产品的内涵,理解产品可以带给自己的利益,甚至可以关联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对于品牌的忠诚度和黏性,形成多循环的传播跟再次购买。
18.让口碑推广搭上公益活动,鼓舞用户响应
美国的一家公益组织通过组织吃饭上传自拍的方式进行筹款拉拢了大批参与者。
19.众创众包模式结合高频场景,让用户参与等于内容
我们发现过去很多品牌在做公益活动的时候都有有个痛点,每次活动只是一个短期的行为,经过媒体报道之后也很难形成大规模的传播影响力。所以品牌非常希望把公益的行为与用户参与结合起来。
20.内容和大数据的融合,能够让营销更有技术感
当数字营销的技术进步带来了内容创意的突破,内容和技术的融合它必定会使得内容营销更具有品质感和体验感。比如说百度通过收集海内外网友关于尼泊尔古迹的照片复原加德满都。这个案例也因为技术助力了内容营销,并且呈现实效的一个最佳展现。
现在所谓的内容创意,不再只是设计优美的文案,或者高质量的画面,而在于能不能把用户沟通的过程变成内容生产的过程,并通过内容创意的机制保证运行。这样就可以使我们不断地生产更好的内容,甚至不需要花大量的费用和精力就能自行地传播和推广出去。
内容营销和内容的创意机制,才会是未来品牌之间PK的真正要素。内容创意机制保障的是品牌能不能够持续的和用户沟通,持续的影响用户。大家把以上介绍的技巧套路学会了,相信九成以上的企业都能做好内容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