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6089-731湖南移商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016-09-23阅读量:
如果说2015年是资本和创业者的寒冬,那2016年则已沦为寸草不生的极地,创业公司浮尸一片。
为何一夜之间楼宇俱倾?这场看似是资本寒冬,融资遇阻而引发的大溃败,实则其背后有着怎样的逻辑——资本为何会剥离?我们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思考这些问题。
经济下行, 增长50%的故事不再可信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相对漫长的下行周期。这种背景下,中国创业者和投资人所处的商业环境都发生了巨变,所有的资产价值都被重新评估,所有的公司价值也都被全面改写。
曾经只需一个PPT和一个共创牛逼未来的故事就能轻松拿到融资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另一方面,对投资人而言。在一个高增速的行业投资成功的概率远远大于一个低增速的行业。而改革开放至今,投资人面对的一直是一个持续高增长的经济曲线,哪怕是中国最活跃的投资人,也基本上都没有跨越一个完整经济周期抛物线的经验。因此如果中国经济增长一旦遇阻,那么逆周期投资经验的匮乏会让资本市场过度反应,草木皆兵。
没有过往经验和可行方法论的指导,资本会从风险较大的敞口,涌向那些被普遍视为相对安全的地方,而剩下的资本将会收缩,进入观望状态。于是创业者获得融资的难度大幅上升,创业失败率也会随之大幅提高。资本寒冬由此形成。
创业环境迥异,创造商业模式是个伪命题?
有位著名基金大佬曾经这样描述他的硅谷之行:
在硅谷看100个项目,有30个以上的是有技术含量的项目;而在中国,100个项目中可能都找不到一个有技术含量的公司。
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创业环境与发达国家还存不小的差距,只不过前几十年我们并未深刻感知。是因为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中国人口基数、人才资源和市场空间等优势弥补了与发达国家技术之间的差距,所以才会诞生一轮又一轮的创业热潮。
然而热度褪去,人口红利消耗殆尽,经济进行下行周期,泡沫即将破裂,国内创业生态的病症也都显露出来。
给还活着的创业公司7条建议
1、寒冬创业选2B,避免大资金投入。如果你正在考虑创业方向,尽量做2B业务。2C领域大部分市场已被占用,且巨头林立。而B端盈利快,很少一家独吃,其差异性大,可后发制胜;另一方面,尽量避免大额资金投入启动且需要持续烧钱的领域。应该更加重视大健康、大文化、生活必需品和必需服务等具有抗周期和防御性特征的领域。
2、尽快对自己未来两年的企业增长策略,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该调整的尽快调整。 认真地思考一下,在未来的5~10年,企业该如何生存和生长?
3、增强资金安全垫的厚度,尽量确保手里有不融资也可以平稳运行两年的资金。如果你有健康稳定的现金流和充足的现金储备,有足够强大的内外部运营体系和足够好的人才积累,那么你将迎来蓄势待发、整合市场的黄金期。
4、如果你正在融资,不要纠结估值,能拿钱赶紧拿,落袋为安;如果还没开始融资而在未来6~12个月又有融资刚需,那明天就启动。
5、在自由现金流和利润率之间选择自由现金流,在利润率和收入规模之间选择利润率,在收入和成交总额之间选择收入,在财务安全和增长曲线之间选择财务安全。
6、重视可用于银行贷款抵押的资产,它们在关键时刻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7、重新开始重视美元基金以及有美元基金管理经验的GP——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经有或者将会有人民币基金。
未来几年,随着大的市场环境的变化,投资界也必将重新洗牌。国际大品牌美元GP的重要性可能会逆势爬升,因为他们拥有在下行周期投资的成熟经验,敢于在危机面前把握机会。
最后,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对需要选择创业方向的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永远都是——哪件事会让我做了就打了鸡血,不做就睡不踏实,并且我做会比绝大多数人做更有成功的机会。这一点不会因为任何事情的改变而改变。